機械零件生產中,MIM件用量和用途越來越廣。MIM工藝和其他金屬零件成形工藝相比,省去后續的加工工藝和有效的節約材料使用,在降低生產成本與改進零件質量方面,具有特殊優勢。另外,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求及經濟發展,許多鑄鐵廠被關閉,存留下來的鑄造廠都已高度自動化,而老式鑄造廠中生產的精密鑄件或者不再適用或者后續機加價格太高,即使是在過渡期間,在設計與使用上,對零件鍛件生產昂貴的零件,MIM提供了一種富有競爭力的工藝。
首先了解MIM工藝的優勢,MIM技術作為一種制造高質量精密零件的近凈成形技術,具有傳統粉末冶金、機加工和精密鑄造等方法無以比擬的優勢。相比其他制造方法,MIM技術可同時具備以下優點:幾何成型性好、可實現大批量生產、產品組織結構均勻、尺寸精度高、材料種類廣、產品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綜合能耗低、所以對于形狀較小、結構復雜、性能要求高的零件,采用MIM工藝可實現其他工藝無法實現的產品開發,進行大批量生產,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
如圖所示:對于材料價格高的小型復雜零部件,采用MIM工藝,可以直接生產成品的零部件,同時可以省去零件不必要的材料,從而達到省去機加工及材料費。
有的組裝件可以運用MIM技術實現一體化,將連個及多個零部件設計成一個零件,這樣不僅能省去開發成本,更有利于提高產品的性能優化。
不適合的零部件:
1,由于粉末原材料的價格比較高,若零部件的原材料使用量大,MIM工藝完成的性價比則會降低,通常不高于100克。
2,MIM注射成型工藝需要開模,對于年使用量低于5000件的零部件來說,不適合使用。
3,MIM工藝與傳統粉末冶金不同,由于混料依賴于于粘結劑,在燒結過程的收縮性非常大,所以對于尺寸長的產品,尺寸把控效果會不好,通常產品的長度不超過100mm。
尺寸公差收縮比列:
注射成型零部件 公差范圍
<3mm +/-0.025
3-6mm +/-0.03
6-15mm +/-0.06
15-30mm +/-0.12
30-60mm +/-0.20
>60mm +/-0.4% *基礎尺寸
適合的零部件:
1,小型復雜精密零部件的重量在100克以內。
2,小型復雜精密零部件的長度在50mm以內。
3,小型復雜精密零部件年需求量在10000件以上。